欺诈消费者的法律制裁及规定
德清律师哪个好
2025-04-27
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受到严厉的制裁,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165条,实施欺诈、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,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的,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责任,赔偿消费者的损失。此外,根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24条,商家若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,不仅需面临民事赔偿,还可能被行政处罚,包括罚款、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。对于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,触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266条规定的诈骗罪时,将构成犯罪,受害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,追究其刑事责任。在法律框架下,消费者有权维护自身权益,同时企业和个人必须恪守诚信原则,避免欺诈行为,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165条:行为人因欺诈、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侵害国家、法人或者自然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前述行为人有过错的,应当增重赔偿或者减轻赔偿。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24条:经营者使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商业标识、商业名称、包装、装潢等欺骗消费者的,不予以行政处罚;构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66条: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上一篇:欠条不写还款日期有效吗
下一篇:暂无 了